【本文導讀】從就業難到民工荒 從去年年初的就業形勢嚴峻到今年年初沿海地區的民工荒,就業形勢演繹的兩級不僅反映出經濟發展的變化,更考量著各級政府的就業政策與制度安排。今年各地的兩會的政
從“就業難”到“民工荒”
從去年年初的就業形勢嚴峻到今年年初沿海地區的“民工荒”,就業形勢演繹的“兩級”不僅反映出經濟發展的變化,更考量著各級政府的就業政策與制度安排。今年各地的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里,各地最不惜筆墨的地方之一,仍是“就業”兩字。
2009,就業求“穩”
金融危機以來,廣東等沿海外貿出口大省是最受沖擊的地方,廣東省人民政府省長黃華華在今年的政府報告中說到,在嚴峻的形勢下,廣東省組織“南粵春暖行動” 等活動,千方百計幫扶大學生、農民工等群體就業,2009年就業局勢保持穩定。
同為沿海的的上海市,市長韓正則在政府報告中梳理了2009年具體的就業政策,他說:“越是經濟形勢嚴峻,越要高度關注改善民生。力求把保發展、調結構與保就業、惠民生更好結合起來,實現了居民收入與經濟同步增長。”
2009年,上海把促進就業放在民生工作的首要位置,大力實施就業“1+3”計劃,充分發揮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,挖掘就業潛力,拓展就業崗位,高校畢業生就業不低于往年水平,全市新增就業崗位59.6萬個,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.3%。
吸納大量勞動力的大城市北京,市長郭金龍也談到2009年北京市是如何千方百計穩定擴大就業的。他說,去年以來北京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,探索建立統一的人力資源市場和公共就業服務平臺,實現城鎮新增就業36萬人。繼續實施大學生村官和社工計劃,完善就業指導服務和見習制度,切實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,促進青年失業群體就業。開發多種形式的公益性崗位,幫助9萬名城鎮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,動態消除零就業家庭。將高失業率地區就業傾斜政策延伸到生態涵養發展區,深化城鄉就業協作,建立純農就業家庭就業援助制度,幫助7萬名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。
而一些勞務輸出大省,在2009年則實施多項政策使勞動力實現當地就業,使就業形勢趨于穩定。如四川幫助41.9萬名受災群眾實現就業,對1500家企業、18萬職工進行失業預登記并發放失業保險金。在江西,全年新增城鎮就業47.5萬人,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9.68萬人,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達到 88.2%。
河南是全國的人口大省,同時也是勞務輸出大省,去年全省籌措財政資金512億元用于“十大實事”,比上年增加42億元,解決了一大批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。
數字可以彰顯一切。去年,該省失業人員再就業39.3萬人,困難人員再就業15.7萬人。購買公益性崗位9.6萬個。“零就業家庭”保持動態為零。950 萬返鄉農民工就業問題基本解決,新增轉移就業103萬人。高校應屆畢業生就業率繼續保持較高水平。2009年就業形勢十分嚴峻的形勢下,城鎮新增就業 116.8萬人,城鎮登記失業率3.5%,低于調控目標1.1個百分點。
2010,就業求“增”
在各地兩會的政府報告中,記者發現,對于今年的就業,大都有明確的“新增”目標。
韓正談到,就業是民生之本。上海市要把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作為就業工作的重中之重,完善引導和扶持政策,充分動員社會各界力量,千方百計拓寬畢業生就業渠道。完善就業補貼機制,及時開展就業援助等。
黃華華則表示,廣東省將完善和落實積極就業政策,力爭全年新增就業125萬人。大力推進全民創業,鼓勵支持高校畢業生到中小企業、城鄉基層就業和創業帶動就業。開發公益性崗位,加強對就業困難人員和零就業家庭的就業援助。探索“積分制”方式建立農民工公共服務政策體系等。
湖南省省長周強也在《政府工作報告》中表示,該省將啟動實施“創業扶持計劃”,力爭今年職業技能培訓超過150萬人。
而河南省,則將去年到期的“五緩四減三補貼”就業扶持政策延長一年。加強對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,舉辦“萬企千場”大學生就業專場招聘會。做好復轉軍人就業安置工作。大力開發公益性崗位,做好“零就業家庭”、“4050”人員等就業困難群眾的就業援助。改善農民工就業服務,強化技能培訓,新增轉移就業農村勞動力100萬人。深入開展全民創業活動,力爭實現以創業帶動就業40萬。